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6章 计划

刘彻从冬天一直等到春天,匈奴没有任何动静。

又过了两月,此时已经六月份了。

刘莹提出来自己要去江南和东海走一趟。

此时国道已经连通到江南和东边,江南格物院和东海格物院也建造成功。

刘莹打算亲自走一趟。提炼海盐,视察一下汉朝的造船技术。还有江南疟疾防治,招收优质农民,搞杂交水稻,这一系列事情必须刘莹亲自指点,其他人没有这个能力。

此时占城稻还没有传入中国,之所以叫占城稻是因为这个水稻在越南南部占城。这种稻苗比汉朝本土水稻产量高一大截,是杂交水稻的初始实验品种。

此时江南还没有被开发出来,汉朝经济中心,政治中心都在北方。

刘莹可是知道江南有多富庶的,很多地方一年可以种三茬粮食,不像北方一年一种,一年一收,只有一茬粮食。

刘莹已经在指出了江南的巨大潜力,制定了南部大开发计划。

刘彻年初通告南部各州贯彻实施,同时鼓励北方民众移民南方。南部大开发已经实施了半年。

刘彻听说自己的女儿要远离长安,立刻表态:“不行,我不同意,你才八岁半,怎能出远门?”

刘莹无奈说道:“要不你跟我一起去?”

刘彻摇头道:“不行,万一匈奴打来怎么办?朕不能离开长安。”

“害,父皇你慌什么?匈奴没准内乱,也许边境很长时间都会和平也说不定?”

此时匈奴已经打成一锅粥了,如果严重的话,匈奴几代人都统一不了各部落,不过左贤王雄才大略,很是自信。

再给本王几年时间,本王一定统一匈奴,重新建立匈奴帝国,然后灭汉,成为千古一帝,横扫整个大陆。

如果刘莹知道了左贤王意图占领全亚洲的野心,只能说一句:“呵呵。”

刘彻为了让女儿不出远门,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,派人去东海拉来很多桶海水到长安。然后让刘莹做实验,海水里面如何提炼出来无毒海盐。

海盐可是有毒的,之前吃死人过人。刘彻非常担心海盐不靠谱,但是心里又希望刘莹能够成功。

大汉的盐比较贵,如果海水里面能做出无毒海盐,这必然是一笔巨额营收,卖给匈奴,卖给南越,卖给西羌,卖给西域,这是数不尽的财富。

同时刘彻下定决心,最多等到秋天,如果匈奴不对汉朝用兵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