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5章 国士无双

京师大学堂也在数日前完工。

京师大学堂第一任校长由公孙贺担任。

这一个月以来,长安政局也发生了变化,改革派彻底强过保守派。

之前公孙贺也暗中反对新政,废举孝廉兴科举严重损害了公孙家的利益。

可是自从听说了新政可能是刘莹殿下整出来的,加上皇帝的大力支持,公孙贺立刻转变风向,站队改革派,大力支持改革。

就算新政不是刘莹殿下提出来的,殿下区区七岁幼童,就兼任正二品大员格物院顾问和正四品官职宫中司言,加上格物院如日中天,公孙贺老狐狸就想着打不过就加入。

最最重要的一点,公孙贺早就娶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。以前不知道新政是卫家的手笔,现在知道了,这新政是自己人搞出来的,那必须支持,本官是改革派,说我是保守派本官弄死你。

公孙贺立刻跑到汉武帝面前表明忠心,声称自己全力支持改革,是改革派,陛下有任何需求,都可以找老臣办,出钱出人都不在话下。

而且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敖还是卫青的好友,对卫青有救命之恩。两家亲密程度自然不一般,公孙贺听闻刘莹整出改革的传言自然快速站队。

虽然这个传言有点不靠谱,但是韩力改那个传言更不靠谱。殿下至少是闻名大汉的神童,没准新政真是殿下想出来的。

长安师范学院由公孙弘担任校长。

公孙敖则在军中任职,是大汉的将军。

公孙家的倒戈使守旧的贵族更加胆寒,丝毫不敢反对新政。公孙家可有其他世家贵族外戚官僚的不少把柄,敢对新政使坏,恐怕分分钟死无葬身之地。

活字印刷术高效印书,已经刊印了大量书籍。此外长安小学也建了两所,招收平民子弟读书,来上学每月发十个铜板。不送孩子上学的家庭赋税多收二成。

这种政策下,文盲父母纷纷把孩子送到小学读书,不让孩子学习种地,织布。

小学同样招收女孩,这是刘莹强烈要求的,刘彻自然同意,边远地区朕可能保证不了,长安里面让女子上学这件事下个圣旨就行,谁敢不听圣旨朕灭了他。

刘莹把自己前世的《三字经》照抄过来,当做小学的启蒙教材。

公孙贺看到这本三字经写的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.......”

公孙贺大惊,接着仔细阅读完,然后公孙贺直接跪下说道:“殿下文采斐然,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