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8章 水泥

刘莹建议老爹不要着急,先把好钢整出来。

因为刘莹知道杂交水稻前世的袁爷爷都用了十几年才获得突破,用了大半辈子才把水稻亩产翻了三倍,开始获得突破的时候亩产增加了不到一倍。

杂交水稻是一个大工程,需要找种田能力强的农民,最好有文化,然后刘莹教授农民遗传学原理,告诉他杂交水稻的意义和实验方法。

然后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在实验田里挥洒汗水。这样才有可能获得高产的杂交水稻。

因此这个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的,这是一个大工程。而海盐倒是简单很多,但是距离长安太远,古代交通不发达,出一趟远门太浪费时间,这个也暂时搁置。

想明白这些以后刘莹直接提了建议:“父皇,我建议格物院先研究水泥的制造。”

刘彻听完发出疑问:“哦?这是为何?”

刘莹废了好一番口舌才给老爹讲明白了杂交水稻的难度,以及海盐暂时搁置的原因。

然后刘莹说出来先研究水泥的原因。

第一,水泥是一种优秀建筑材料,水泥凝固以后非常结实,而且造价低廉。

第二,水泥可以辅助完成高炉炼铁,用水泥盖很高的炉子,炉内温度足够高,而且因为炉高,铁加热的时间就长,铁中的碳燃烧的更多,生铁就能变成钢。

第三,水泥可以铺路。可以建设大量国道。到时候交通便利,再去海边提炼海盐也不迟,来回路程就能节省几十天时间。

其中第二点以刘彻的脑容量不可能听得懂,专业铁匠师傅没准能听懂。刘莹第二点直接说道必须盖很高的炉子,还要耐火耐高温,配套鼓风机,这样才能炼出好钢。水泥就正好可以胜任高炉制作。

像天问这种宝剑之所以那么稀少,就是因为铸剑的师傅用铁锤敲打上万次,而且力度也得正好,敲打过度剑就废了,这种铸剑方式又叫万锻法。

此外淬火也很有技巧。还对空气有要求,不能有太多尘土,耗费大量时间才能铸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剑。

而高炉炼铁直接省去了上万次捶打的过程,生铁里面的碳被大量除去。炼出来的钢硬度已经不输天问了,只是韧性还需要提高,韧性和淬火有关。

一把兵器又硬弹性又高,这才是好兵器。韧性高就是指弹性大。

高炉温度足够高可以把铁块化成铁水,传统铸剑是把铁块烧红,捶打成剑的形状。哪个省时间一目了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