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7章 晒盐手册

刘莹一张纸写出了海盐晒制流程。

(日晒)→粗盐→(溶解)→盐水→(过滤)→固体杂质,得到食盐。

一、原理: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,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,再导入结晶池,继续日晒,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,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。

二、流程:海水→蒸发池→结晶池→粗盐、母液。

三、粗盐:它含有泥沙及氯化镁和氯化钙,需要再提纯。

四、母液:晶体析出后的剩余溶液,是食盐的饱和溶液,又称苦卤。

五、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变为纯度高的精盐。

刘莹用东海拉来的海水实际操作了一下,得到了成色很不错的粗盐。

接着再溶解过滤重复多次,得到了纯白的精盐。这种精盐很多动物和人吃了以后没有中毒症状。

刘彻顿时大喜,想不到海盐真的可以无毒。

刘莹归纳出一本操作手册。成册以后准备交给海岸负责晒盐的官员,由他们按照手册组织百姓晒盐。

晒盐就是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。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,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,再倒入结晶池,继续日晒,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,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。

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。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,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。

晒盐一般要经过建滩、整滩、纳潮、制卤、测卤、结晶和捞盐归坨七套工序。

建滩都在平坦的沿海荒滩上,按一定的滩池数建造。池埂一般高约半尺,建成一个个方形池,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池边长一般为8步(每步五尺),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,落差一般为3寸,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,用以向下流水。

底池下筑坨台,俗称盐坨,以备储盐。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,俗称盐沟,以备纳潮储水。向海一面的沟堤,开一水门,设闸以备启闭。其外再开一“潮沟”,直通于海,用以引潮入沟,备盐沟纳潮用。

盐滩建成后,还要整滩。将池内泥土挖松,晾干,再放入海水泡稀,盐工赤脚在池内将池踩匀,用刮板刮平底池,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,用光礅(石制,粗大圆柱形石头)压实压平。

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,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,抓住最高潮位,将潮纳满。

纳潮后,用戽(旧式盛水器具)或水车(旧式提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